大家好,我是汤师爷~
让我们一起深入挖掘库存概念模型的设计精髓,这不仅是构建库存管理系统的基石,更是确保库存数据精准和一致性的核心所在。
库存的数据模型设计
下图展示了库存概念模型的设计概览。通过精心设计的概念模型,我们能够有效支撑库存管理的多元化业务需求。
仓库层
仓库层是商品库存存放和管理的实际场所,承担着具体的仓储操作任务。它涵盖了企业自建仓库、第三方物流仓库以及线下门店的库存。
通常,仓库层通过仓库管理系统(WMS)、门店POS系统或ERP系统来管理库存的进出,所有库存变动都通过出入库单据来实现。
仓库层的核心概念模型是仓库库存,由以下核心属性构成:
- 货主:拥有货物所有权的实体,用于区分多货主环境下的库存归属。
- 仓库/门店:存放货物的逻辑单元,与物理仓库有所区别,一个物理仓库可能包含多个逻辑仓库单元。
- SKU:库存管理的基本单位,标识具体商品及其规格。
- 批号:区分不同批次产品的标识,便于质量追溯。例如,在医药行业,批号可用于快速定位并召回特定批次的产品。
- 生产日期:标记成品生产的日期和时间,常用于管理有保质期要求的商品库存。
- 库存状态:描述库存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状态,包括:
- 可用:可立即销售的库存。
- 冻结:因质检或特殊业务需求,暂时不可用的库存。
- 在途:已发货但尚未到达目的地的库存。
- 不良品/废品:因质量问题,暂时不具备使用价值的库存。
- 库位:指仓库中存放商品的具体位置,是库存管理的最小粒度。
调度层
在库存管理体系中,调度层扮演着连接仓库层与业务层的桥梁角色,负责汇总各仓库和门店的库存状态,以支持全局库存的统一调配。
通过将调度层与仓库层分离,企业能够简化对库存细节的管理(例如批号、库位等),专注于全局库存的汇总与调配。
这种解耦的设计提高了库存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,特别适合全渠道业务场景中的动态库存分配。调度层的核心概念模型是实物库存,核心属性包括:
- 仓库/门店:库存所在的逻辑单元。
- SKU:具体商品及其规格。
- 库存状态:包括可用、不可用、在途等状态,描述库存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状态。
- 在途库存:指供应商已发货但尚未到库的库存。在某些场景中,为了避免缺货,企业可能将这部分库存计入可用实物库存中。例如,在促销期间,将部分在途库存提前上架商城销售,确保用户下单时有足够库存。
- 账面实物库存:门店/仓库中实际存放的库存,只要是未出库的都算在账面库存中。
- 不可用实物库存:指因质量检测、冻结或其他原因暂时不可销售的库存。例如,某批次商品因质检未通过,被标记为不可用库存。
- 预占实物库存:订单提交并分仓成功后,对应仓库的库存会被预占,防止其他订单重复占用。订单取消或发货后,库存状态会相应调整。
- 可用实物库存:可用实物库存是账面实物库存减去预占实物库存、不可用实物库存的剩余部分。可用实物库存 = 账面实物库存 - 预占实物库存 - 不可用实物库存。
销售层
销售层是三层库存架构中的关键环节,负责管理各个销售渠道的库存分配与同步。通过精确的库存计算和灵活的分配策略,为销售渠道提供实时、可靠的库存服务,防止超卖,保障库存利用最大化。
1、销售库存的核心属性
销售层的核心概念模型为销售库存,包含以下核心属性:
- 销售渠道:包括自营商城、门店线下渠道,以及第三方平台(如天猫、京东、美团、饿了么)等。
- 销售店铺:指销售的具体店铺或门店。
- 发货方式:库存支持的履约方式,如快递、同城配送、自提等。
- 配送区域:因仓库覆盖范围不同,SKU支持的配送区域也有所限制。
- 销售可用库存:按照仓库/门店的供货关系和渠道分配策略,计算出汇总的可销售库存数量。
文章整理自互联网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Lomu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t1024doc.com/43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