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标题:
数据结构中选择排序与堆排序:从基础到高效实现的深入剖析
文章内容:
文章目录
- 选择排序
- 1基本思想:
- 2 直接选择排序:
- 3. 堆排序
- 基本思想
- 堆排序的C语言实现
- 堆排序的工作原理
- 堆排序的性能分析
- 4. 选择排序与堆排序的比较
- 5. 选择排序的变种与优化
- 结语
选择排序
1基本思想:
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里找出最小(或者最大)的那一个元素,把它放到序列的起始位置,一直到所有待排序的数据元素都排好序为止。
2 直接选择排序:
在元素集合array[i]到array[n-1]之中去挑选关键码最大(小)的数据元素,如果这个元素不是这组元素里的最后一个(第一个)元素,就把它和这组元素里的最后一个(第一个)元素进行交换。接着在剩下的array[i]到array[n-2](array[i+1]到array[n-1])集合中,重复上面的步骤,直到剩下的集合里只有1个元素为止。
核心思路:通过遍历找到最小值,然后把这个最小值交换到最左边。
优化:我们同时去寻找最大值和最小值,把最小值放到最左边,最大值放到最右边。
// 单趟选择排序
void SelectSort(int* a, int n)
{
int begin = 0, end = n - 1; // 数组下标范围是[0, n-1]
// 初始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下标
int mini = begin;
int maxi = begin;
// 遍历数组来寻找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下标
for(int i = begin + 1; i <= end; i++) // i从begin+1开始,因为第一个元素已经被初始化为mini和maxi了
{
// 寻找最大值的下标
if(a[i] > a[maxi])
{
maxi = i;
}
// 寻找最小值的下标
if(a[i] < a[mini])
{
mini = i;
}
}
// 把最小值交换到最左边
Swap(&a[begin], &a[mini]);
// 把最大值交换到最右边
Swap(&a[end], &a[maxi]);
}
接下来是多趟排序的实现:
// 交换函数
void Swap(int* a, int* b)
{
int tmp = *a;
*a = *b;
*b = tmp;
}
// 选择排序完整实现
void SelectSort(int* a, int n)
{
int begin = 0, end = n - 1;
while (begin < end)
{
int mini = begin, maxi = begin;
// 遍历当前未排序的部分,寻找最大值和最小值
for (int i = begin + 1; i <= end; i++)
{
if (a[i] > a[maxi])
{
maxi = i;
}
if (a[i] < a[mini])
{
mini = i;
}
}
// 将最小值交换到最左边
Swap(&a[begin], &a[mini]);
// 将最大值交换到最右边
Swap(&a[end], &a[maxi]);
// 缩小未排序的区间
begin++;
end--;
}
}
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陷阱
当maxi和begin重合的时候,mini先和begin交换,交换完之后,maxi再和end交换的时候,maxi对应的值已经改变了,变成了mini指向的值,所以这时候要把maxi置为mini。
所以完整的代码实现如下:
void Swap(int* a, int* b)
{
int tmp = *a;
*a = *b;
*b = tmp;
}
void SelectSort(int* a, int n)
{
int begin = 0, end = n - 1;
// 寻找最小数和最大数的下标
while (begin < end)
{
int mini = begin, maxi = begin;
for (int i = begin + 1; i <= end; i++)
{
if (a[i] > a[maxi])
{
maxi = i;
}
if (a[i] < a[mini])
{
mini = i;
}
}
Swap(&a[begin], &a[mini]);// 最小值与最左边交换
Swap(&a[end], &a[maxi]);// 最大值与最右边交换
// 处理特殊情况:如果最大值正好在begin位置,需要调整maxi
if (begin == maxi)
{
maxi = mini; // 因为mini和begin交换后,最大值的位置发生了变化
}
begin++;
end--;
}
}
直接选择排序的特性总结:
1. 直接选择排序的思路很好理解,但是效率不太高。在实际中很少被使用。
2. 时间复杂度:O(N²)
3. 空间复杂度:O(1)
4. 稳定性:不稳定
3. 堆排序
堆排序(Heap Sort)是选择排序的一种高效实现方式,它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来优化最大/最小值的查找过程。
基本思想
- 把待排序的序列构建成一个大顶堆(或者小顶堆)。
- 这时候,整个序列的最大值(或者最小值)就是堆顶的根节点。
- 将它和末尾元素进行交换,这时候末尾就成为了最大值。
- 然后把剩下的n-1个元素重新构建成一个堆,这样就能得到n个元素中的次小值。
- 重复这样的操作,就能得到一个有序的序列了。
堆排序的C语言实现
#include <stdio.h>
// 交换函数
void swap(int* a, int* b) {
int temp = *a;
*a = *b;
*b = temp;
}
// 调整堆
void heapify(int arr[], int n, int i) {
int largest = i; // 初始化最大值为根节点
int left = 2 * i + 1; // 左子节点
int right = 2 * i + 2; // 右子节点
// 如果左子节点大于根节点
if (left < n && arr[left] > arr[largest])
largest = left;
// 如果右子节点大于当前最大值
if (right < n && arr[right] > arr[largest])
largest = right;
// 如果最大值不是根节点
if (largest != i) {
swap(&arr[i], &arr[largest]);
// 递归调整受影响的子堆
heapify(arr, n, largest);
}
}
// 堆排序主函数
void heapSort(int arr[], int n) {
// 构建最大堆(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)
for (int i = n / 2 - 1; i >= 0; i--)
heapify(arr, n, i);
// 一个个从堆顶取出元素
for (int i = n - 1; i > 0; i--) {
// 将当前根节点(最大值)移动到数组末尾
swap(&arr[0], &arr[i]);
// 调整剩余元素的堆
heapify(arr, i, 0);
}
}
// 打印数组
void printArray(int arr[], int n) {
for (int i = 0; i < n; ++i)
printf("%d ", arr[i]);
printf("\n");
}
// 测试代码
int main() {
int arr[] = {12, 11, 13, 5, 6, 7};
int n = sizeof(arr) / sizeof(arr[0]);
printf("原始数组: \n");
printArray(arr, n);
heapSort(arr, n);
printf("排序后的数组: \n");
printArray(arr, n);
return 0;
}
堆排序的工作原理
- 建堆 :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,自底向上调整堆,确保每个父节点都大于其子节点,从而构建出一个最大堆。
- 排序 :
- 将堆顶元素(最大值)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
- 减少堆的大小(排除已排序的最大值)
- 调整剩余的堆,使其重新成为最大堆
- 重复这个过程,直到堆中只剩下一个元素
堆排序的性能分析
- 时间复杂度 :
- 建堆过程:O(n)
- 每次调整堆:O(log n)
- 总时间复杂度:O(n log n)
- 空间复杂度 :O(1),是一种原地排序算法
- 稳定性 :不稳定。在交换堆顶元素和末尾元素时,可能会改变相同值的相对顺序
4. 选择排序与堆排序的比较
特性 | 直接选择排序 | 堆排序 |
---|---|---|
时间复杂度 | O(n²) | O(n log n) |
空间复杂度 | O(1) | O(1) |
稳定性 | 不稳定 | 不稳定 |
适用场景 | 小规模数据 | 大规模数据 |
实现难度 | 简单 | 中等 |
5. 选择排序的变种与优化
除了上面提到的同时寻找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优化方法外,选择排序还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变种和优化方式:
1. 双向选择排序 :同时从数组的两端进行选择排序,分别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。
2. 锦标赛排序 :通过锦标赛(树形选择)的方式来减少比较次数。
3. 堆排序 :利用堆结构来优化选择过程,把时间复杂度降低到O(n log n)。
结语
选择排序作为一种基础的排序算法,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其O(n²)的时间复杂度而不常被使用,但是它的思想简单清晰,是学习更复杂排序算法的基础。理解选择排序的原理和实现细节,对于掌握算法设计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堆排序作为选择排序的高效变种,通过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,把时间复杂度优化到了O(n log n),在大规模数据排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。
文章整理自互联网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Lomu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t1024doc.com/13667.html